登录 | 注册
搜索
图书中心
多媒体通信
光通信
通信与网络
信息通信类
学科基础
智能通信
专业基础
公共基础课
计算机类
计算机专业
软件工程
网络工程
专业基础课
IT新学科新专业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数字媒体
物联网
信息安全
电子工程
电子机电与自动化类
机电工程
自动化
IT经济与管理
IT人文
经济与管理类
其他自然科学类
数学类
数学与物理类
物理类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与公共文化课类(英语与人文)
公共人文课程
其他人文社科
考试指导
培训教材
素质教育
信息技术
中小学教育与考试培训类
软件工程首页>图书中心>计算机类
内容简介:
专业导论课的目的是将学生引入本专业,并对本专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励志成为本专业的高级人才,同时,专业课时对四年大学学习内容的引导,而不是对某一门可得引导。对此,需要从计算机、编程语言、软件项目开发、数字通信网络、数据与信息处理、音视频与计算机图形图像学、人工智能等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论述和引导,让学生从100多年前的计算技术历史快速的进入到当今社会,并具备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眼光,引导学生能够从软件产业和人才的角度思考自己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本书分为9章正文和4个附录。本书给出许多历史人物故事和原理插图和链接地址。
在本书中作者将常用的UML模型学习完全融入到软件工程知识的学习中,以大量的实践案例为线索和示例,介绍软件工程和软件建模。目前,很多软件工程教材花费大量篇幅介绍结构化软件设计理论,将软件工程过程划分为结构化设计方法和面向对象设计方法两部分来介绍。而实际上结构化设计方法虽然还有一定的市场,但面向对象设计方法已经成为主流,所以本书完全抛弃了结构化设计方法,且在书中引入了敏捷编程方法等最新的设计理念。本书的最后一章介绍了软件项目管理,为不再进一步开设软件项目管理课程的学校做准备。本书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包括什么是软件,什么是软件工程以及软件工程研究的对象。重点介绍了软件过程模型和敏捷过程。这一部分的难点在于对统一过程模型和极限编程等具体开发过程的理解。第三章至第六章介绍软件需求和软件需求模型。这几章是本书的重点之一,详细介绍了UML用例图、类图、活动图、状态图、顺序图。首先介绍软件需求的基本相关概念,然后按照基于场景的需求模型、基于类的需求模型和基于行为的需求模型来逐步展开,中间每个重要内容中都穿插了多个实践教学案例,引导读者学习。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如何使用UML模型来从不同角度描述软件需求。这一部分的难点都是和UML应用有关的,如用例说明的编写规范,备选类的筛选规则,活动图与状态图的区别和联系,顺序图上的参与者如何选择等。第七章至第十章介绍软件设计以及设计模型。软件的质量是设计出来的,没有高质量的软件设计绝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软件产品,而软件设计却是计算机应用类本科生专业在软件工程中学习的最大障碍。究其原因是这部分理论更抽象,没有实践项目的接触和磨练,很多知识只能是照猫画虎,甚至于照着画都难以画好。作者在此以设计模型为基础,辅以大量的实践案例来详细描述软件设计。从软件设计概念和理论、整体架构设计分析、构件级软件设计分析、人机接口设计四个大的方面来介绍。重点在引导学生掌握最为基本和核心的知识,如软件的方面和横切、内聚和耦合、软件系统原型设计,以及人机接口的黄金三原则等。本书在这部分只介绍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知识,让学生毕业走入社会后,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质量管理主要从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出发来介绍,包括质量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度量,正式技术评审,六西格玛方法等内容;软件测试主要介绍基本思想和测试过程,白盒重点介绍基于路径的测试技术,黑盒重点介绍等价类划分和边界测试技术;项目管理主要介绍估算和过程控制,以及配置管理和风险管理等。重点在质量数据的分析度量,路径测试技术,项目的估算和项目进度跟踪分析。难点在如何将这些理论在实践项目中灵活运用。 没有好的软件工程就不会有好的项目管理,套用这句话也可以说没有好的软件建模,就不会有好的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相关软件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软件工程有不少好的教材,但是也有大部分这方面的教材存在知识陈旧,有些缺乏软件建模方面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有时只好给学生同时指定两本参考教材,即使这样,找到一本合适的UML教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鉴于此,作者结合自己的企业工作经验和高校教学经验,将自己十余年来教授软件工程的教案配以大量的实践案例,编写成这本教材,希望能在软件工程教材建设方面有所改进,并对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有所帮助。
本书是软件工程课程设计的指导教材,全书共6章,内容涵盖了软件工程基本概念、结构化软件开发方法介绍、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介绍、软件测试技术介绍、结构化软件开发方法案例文档和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案例文档,附录内容介绍Visio 2010和Rational Rose 2003两个建模工具的使用方法。本书以增强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实例与理论知识相融合的讲解方式,帮助读者理解软件开发任务,掌握开发方法,参照提供的案例文档完成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本书内容通俗易懂,既可以成为高校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本科、专科的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教材,又可以作为理论课程的辅助教材,也适合作为自学教材,是一本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书籍。
肖丁、修佳鹏主编的《软件工程模型与方法(第2 版新编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规划教材)》在第1 版的基础上对基本结构行了一些必要的改动。全书 包括12个章节和3个附录,主要涉 及软件工程中核心的基本概念以及一些基本活动,诸 如软件生命周期模型、基于UML的面向对象方法以 及基于数据流图的结构化方法等,并着重描述软件需 求分析、软件概要设计以及软件测试在软件工程中的 核心作用。本书的后两章介绍了基本的软件维护过程 及软件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面向对象方法是第2 版重突出的内容,重描述用例模型、领域模型以 及设计模型结合UML的用例图、顺序图以及类图的使 用方法,附录三介绍了UML顺序图、活动图和状态图的 高阶使用方法。 本书适合作为高校计算机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 软件工程课程的教材,也适合从事软件发工作的 相关人员行阅读和参考。